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口乞口乞. Show all posts
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口乞口乞. Show all posts

Sunday, April 03, 2011

板長壽司 @ ION Orchard

之前寫御寶粥面專家 @ ION Orchard 就說過,在ION Orchard 和御寶粥面專家一樣排隊排死人或更大陣仗的就數板長壽司了。每次經過都好多人,感覺好像不管是不是peak hour,隊伍總是有的。終於,在上週,我和小新倆又光顧這間店了。原本也沒有甚麼好介紹,可是因為小新借了朋友的DSLR 來玩玩,所以順便post 一下比較有質感的照片(嘿,小新教的形容詞,(≧∇≦) )。

這間餐館源自香港,如果你有看《72家租客》,就應該留意到片頭開始沒多久看到的超顯眼招牌,就是板長啦。人說一分錢一份貨,是真的啦。這裡的壽司又比一般壽司店的來得貴些,可是品質也是有保證。

只能說,budget 有限,是久久才能光顧的一間店。接著就是照片啦,前面一次吃用iPhone(還是3G 而已),可是二人套餐的照片就都是DLSR 的份啦。


 有錢一定要吃啦。




Sunday, February 27, 2011

御寶粥面專家 @ ION Orchard 之点心篇

沒錯,又是御寶粥面專家。我只能說,Orchard 幾乎已經成為每星期必到之處(就算沒有每星期,每兩個星期,必到)。

之前在御寶粥面專家 @ ION Orchard 我說,它已經成為我去Orchard 就通常會光顧的店。現在,它的榮譽要更上一層樓--它是我目前最【冧】的中餐館,因為目前為止點過的食物有80%都是好吃的。Yum-yum~

上個星期去吃,沒有拍照啦。前天之所以會再去吃,是因為家裡那位說他很久沒有吃過點心了。然後我隨口說:去御寶就有咯。沒想到他真的就去。

不過,相信我吧。雖然照片一點都不美,可是真的好吃,要不然我們兩點多去到,還要排隊拿號碼半小時過後才進得去。順帶一提,在ION Orchard 看到的就只有“板長壽司”(吃過一次,不過可惜沒有部落文)也是如此大陣仗。看圖:

蜂巢芋頭:這個只要炸到酥脆,就不會難吃到那裡。這個好吃。

菠蘿叉燒包:必吃!我不喜歡吃叉燒包,可是這個簡直就是目前最好吃的!上層像燒餅般烘烤過,下面和裡面是貨真價實的叉燒包。小新說:裡面真的是放足料啊。

Wednesday, December 29, 2010

御寶粥面專家 @ ION Orchard

御寶粥面專家(Imperial Treasure)已經成為我去Orchard 就通常會光顧的店。食物,當然是餐館價,可是重要的是,這廣東口味的東西實在太合我們這種離開馬來西亞(更準確一點是KL一帶)的人胃口了。光顧至少有五次了,目前為止還沒有嘗到我覺得難吃的的東西。哈,在ION Orchard 這個foodcourt 不能光顧的地方,這實在是一處“醫”院。

沒錯,醫肚子,還要是和很多“病人”一起等著拿號碼的那種醫院。儘管,在新加坡,很多人排隊並不見得等於好吃。

三拼粥(皮蛋+雞蛋+肉丸),粥超稠,皮蛋香,肉丸夠味,好吃!
鮮蝦球面。蝦新鮮得很,

二人套餐
例湯。好喝,有粉葛,還有紅豆,驚喜的味道。

Tuesday, August 03, 2010

兩個單喜臨門

星期三。

教授還說甚麼這個星期以前讓我知道他的決定。Ceh,結果隔天我就收到confirmation email 了。哈哈哈哈,好效率。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簽約,也不知道還有些甚麼員工優惠。希望能盡早弄好吧~真不希望像教授說的:“希望(你)能在9月1號開工。”唔,難道那些paper works 需要一個月時間來處理嗎?真冗長。

不過。真的好開心,終於放下心頭大石。剛好爸媽打電話說他們回到了,然後我就告訴他們這個消息了。希望他們也開心吧(爸爸不懂在搞甚麼,畢業典禮當天一直很感慨地說沒想到可以看到我今天的學成。難道一直想到我會中途大肚子和小新結婚?然後那天打給他們說面試完去找他們,陪陪他們,他又說不用啦,甚麼一切都有了好的結果,-_-''。後來告訴小新他笑翻,說甚麼:“你走你的陽光道,我走我的獨木橋是不是?”又扮我爸爸:“啊,你那邊很耀眼啊……[因為我走的是陽光道,所以閃到爸爸]”真是哭笑不得)。

後來在ichat告訴小新,他很替我開心,說雙喜臨門(準確說法是兩個單喜,雙喜總讓我和結婚生孩子聯想在一起,(≧∇≦)),晚上請我吃大餐。最後我們決定到Bugis 的Nando's 吃。好多好多人,我排隊也排了半小時。小新也遲到了接近1小時啊。不過,那裡Nando's 真的不錯吃,雞胸肉也很容易入口。據小新說是有比馬來西亞的好吃。喜歡那個coleslaw,好好吃。還有,另外加的蘑菇雞湯和麵包超好吃。尤其是那個蘑菇雞湯,是我喝過的蘑菇湯類中最棒的了。唔,現在想起都覺得好想回去吃噢。不過,真的不便宜,兩個人這麼一吃就要近SGD50了,貴!

Nando's @ Bugis

Crimson Cola,就只拍到這個。食物吃完了才發現沒拍到,(≧∇≦)。

,很不錯。不過,還有很多食物有待嘗試。

就這樣,開心的半個星期就過去了。呵。

接著下來,等等等等等……


結算:兩個1/4 chicken ($S13.90*2) + Peri Soup and Bread (S$4.25) + 飲料 Crimson Cola  (S$3.90) + tax etc. = ~S$50。

是不是覺得那【條數】不對?因為他們算錯了,他們以為我們點了一個1/2 和一個 1/4 chicken。天啊,1/2 chicken 可是要 S$21.95,差好多~不過,跟他們講了以後,他們給了我們一張 1/4 chicken 的固本,哼,又想騙我們回去吃?雖然我們樂意得很。(≧∇≦)

ⓔⓝⓓ

Monday, March 22, 2010

麦家薯条记

很久没有吃麦当劳了。

最近身边和网上有许多麦当劳负面的消息,吃麦当劳、支持麦当劳简直就是罪大恶极的事情。今天,在Lab待到迟了,食堂剩下的食物所剩无几,所以最后我还是选择了麦当劳。

好像有……有几个月没有光顾了 。也不是说我之前很常光顾,因为我也不是很喜欢麦当劳。原因,因为这世界上还有 KFC 的存在!(很“漏”的理由……)不管怎样,反正就是很久没有光顾咯。虽然知道麦当劳的薯条放在那里一个星期也不会长虫,最然看到麦当劳如何残酷地杀牧畜(关于这个短片个人还挺保留及怀疑)等等等,我还是站在麦当劳counter 那里,点了McChicken 套餐。

热腾腾、新鲜出炉的薯条到手,一路回lab,一边在吃。偶尔被烫到,而且不是真的很好吃(吃过比它好吃的薯条多多倍的次数多得很),可是还是很有满足感。

一路上这样边吃边走,我心里突然觉得,啊,French Fries 这个发明实在太棒。为什么会想到这样煮?然后又想起我以前的瑞士来的roomate。她很好奇为什么我说吃太多薯条会喉咙痛。原来他们西方人是没有发热气这回事。就算天天吃炸薯条,也不会喉咙痛。唔,现在想起,好羡慕哦。不觉得很神奇吗?天天吃炸薯条,都不会喉咙痛。大概,小孩其中一个梦寐以求的超能力就是这个了 ,是不是?(那,是不是说我还童心未泯啊?XD。唔,burger 没有什么值得去提,越来越难吃啊。)

然后,我又想到。为什么其他类似马铃薯的植物并没有在这一方面发扬光大呢?比如芋头,其实蒸得软软时和薯泥也满像,如果切成条状,拿去炸,是不是也是一个很好吃的零食呢?XD

唔,有机会试试,再告诉大家。如果谁试过,也欢迎告诉我。哈哈哈,不好吃,我就帮忙研究到好吃些吧,咔咔咔~


ⓔⓝⓓ

Monday, February 22, 2010

勘八 Kampachi


年初二,從柔佛搭車回到KL,先是拜訪小新親戚,然後晚上再和他一個朋友出來吃吃東西。

很久以前,每每逛街經過她,我們都會在她門口站一會兒,看看她的菜單,然後轉身離開。唉,沒有甚麼錢可以花在她身上呢。還是等下回好了。

下回又下回,結果這一天,突然想起她,就回到 Pavillion。年初二的 Pavillion,你說,有多安靜。是啊,我們三人和她,沒有興高采烈地蒞臨,只有靜靜的幽會。

方進門口,就可以看見牆上有不同的茶葉。心想:真不愧是貴貨。去吃點心、中餐點不同的茶葉就試過千萬遍,可是在日本餐館,還是頭一遭。你以為還像普通壽司店裡面的:“Green tea please.”咩?!有分的呵。

還不是一樣不懂點哪一個,最後侍應生推薦 Kaga Gold Leaf Tea。不懂甚麼東東,喝就對啦。不過,還真的不錯。味道很特別,有點生澀,可是又不會令人難以接受(順便說一下:原本都不懂它好喝到哪裡去,後來在 Sakae Sushi 那裡喝到的綠茶才知道一個天一個地)。

 
第一次在日本餐館泡一壺。

讓你一窺究竟

因為吃過晚餐,沒有很餓,我和小新點了一個 Sushi Bento。先吃三文魚壽司,噢,我的天,小新臉色沈重,然後說:“真的很不錯。”唔,通常他臉色沈重,就代表他非常認真啦,儘管,在我看來,好像搞笑扮認真多一點。

之後吃 Unagi。唔,雖然不錯,可是,“樂膳(Rakuzen)”的 Unagi 實在太棒,所以有點比下去的感覺。呵呵,好久沒有到樂膳了,想念她⋯⋯

我喜歡那個紫菜包飯,中間有料的那個東東(不曉得叫甚麼名字啦)。點的那個好大一個,裡面很多不同材料,味道超豐富。哈。



好吃的 Sushi Bento。那些生魚片真是上等貨咧。

朋友點 Udon 和一杯 Pink Guava,可是沒有試味道,所以不知道如何。倒是從他口中所形容的,好像沒有很好,尤其是湯頭很鹹。而我和小新吃完壽司後再點一個綠茶雪糕。

啊~沒騙你,她綠茶雪糕好好吃。配上一些紅豆啊,還有那白色像麻糍[Muachi]的東東,全部混在一起,味道很香很清甜的綠茶和口感很好的麻糍,再加上紅豆的甜來點綴,好棒~那個餅乾,就沒有甚麼會欣賞啦。草莓比較酸,配在一起也算別有一番滋味。

Macha Ice Cream


 因為她是三星半,不過我沒有給半星。要拿四星,等我先多試點其它食物!


結算:Pink Guava RM12 + Kaga Gold Leaf Tea RM14/pot + Sushi Bento RM48 + ?? Udon with Inaniwa RM33 + Macha Ice Cream RM16 + tax etc. = ~ RM140

好貴。大概不會再怎麼光顧了,除非我突然很有錢,要不然小新很有錢也可以。(≧∇≦) 價錢會比 Rakuzen 貴些,食物大體不錯,不過,心裡覺得好像 Rakuzen 比較划些。唔,不過,不可靠的,因為還有很多其它的食物都還沒有試到,保留保留。歡迎吃過的朋友給評語~

ⓔⓝⓓ

Tuesday, February 09, 2010

有錢人這樣吃嗎?

雖然是有點久以前的事,不過,我還是覺得得記一記我那破紀錄的奢侈生活。

話說那天我寫“一頭不秀秀髮”有提到要寫我的有錢人生活。或許,那對某些人來說,都是平常飯菜。可是對於一個普通學生來說,那有點過火了。

平常都沒有和人聚會,結果一個星期下來,幾乎天天聚。

星期日:
可憐的我,這一天還要回實驗室。心想做完了實驗,就趕緊回房吧,星期日好想只躺在床上啊。沒想到,6點的時候看電話竟然發現備忘錄--和W&T的朋友在 IMM 聚餐,時間是六點半。傻眼,趕緊把剩下的弄好,然後趕去搭車。

到了那裡,我們就趕緊找地方吃東西。大家都沒有甚麼錢,預算就定在S$10左右。輾轉之下,進了一間台灣餐館,在 IMM 一樓。忘了它叫甚麼名,不過賣的是台灣快餐。我點了三杯醬豬扒和一杯正宗台灣珍珠奶茶。食物來得真的很快,我們吃了一半,奶茶才到,還真是第一次。

第一次吃這種味道,還不錯。不過,那個裝湯的⋯⋯唔,我成仙。

第一次吃“三杯醬”這種煮法,感覺還不錯,對我來說是個挺新鮮的味道。至於奶茶,呵,其中兩個去過台灣的朋友都說:“一點都不正宗。”更好笑的是,菜單上除了“正宗台灣珍珠奶茶”,也有另一飲料叫“台灣珍珠奶茶”。不過,不正宗的奶茶也不是很好喝呃。難道,“非正宗的”台灣珍珠奶茶比較好喝?

結算:三杯醬豬扒+正宗台灣珍珠奶茶=S$11

 普通點。

☁ 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 ☁

星期一:
會見一個自中學畢業就沒有見過面的老友。唔,樣子沒改、身材沒變,就連說話也還是老樣子。見到他,其實還挺開心的。以前在班上,我們倆和另一個好朋友,三人坐成一排,整天嘰嘰喳喳個不停,誰是長舌婦?一定不是我。那天除了他和他弟弟,還有另一個就是他現在的大學同學。這個傢伙,說要吃壽司,我當場滴汗。來新加坡這麼多年,小女子我一次也沒吃過日本餐。有一次和小新蠢蠢欲動,想要踏進日本餐館,可是看看菜單,心想,又不懂這餐廳是好是壞,而這樣的價錢可以在馬來西亞包吃好壽司了。所以,一直一來都抱住要吃壽司,吃在馬來西亞!

說回來,才把他帶到 Jurong Point 那裡的日本餐館街,我們看一看菜單,有人來招呼,他二話不說比了一個四的手勢。T-T ⋯⋯ 天啊,那裡至少有五間日本餐館,他看都不看剩下的。

算了,幾大就幾大啦。然後點了一盤壽司,各自再另點一份食物。

差點點了兩盤,到時候我要丟去K的臉。

Tempura 好吃,可是太少了!!!

壽司來的時候,得到了所謂的禮遇--Lady first,我毫不留情地夾走了三文魚。唔,不知道怎樣才算上等。不過,我要說:不錯噢。後來,我的 Tempura Udon 來了。唔,Tempura 香脆可口,唯一可惜的是⋯⋯太少了啦!!!

原本一開始我以為這間是 Ichiban Boshi,原來不是,是 Ichiban Sushi,幸好。因為之前曾經在 Pavillion 吃過 Ichiban Boshi 的東西⋯⋯呃,有差,不是那麼的好吃而已。噢,不過,我朋友他點一個 Unagi 飯,據他說是不太好吃啦。如果說 Unagi,唔唔唔,讓我還念念不忘的非“樂膳”莫屬。在那裡,在 Pavillion 對面的一條街上。

結算:一盤壽司(S$18)+各一份主食(~S$11-13)+各綠茶一杯+ tax etc. =~S$85。每人約S$21。雖然不少錢,不過我們後來差點吃不完壽司。不過,值得一提,朋友贊助,我最後只付S$10,呼~謝謝啦!

 其實比三蘋果好一點,不過又還是拿不到四蘋果。

☁ 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 ☁


星期二:
哈哈哈,要休息。原本要去看《Avatar》3D 版,不過被放飛機,就當休息日。


☁ 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 ☁


星期三:
進入大學最後一學期,大家都分道揚鑣,在不同地方做 project,所以就乘這一天聚一聚吧。唔,一直花大錢,不想大魚大肉了。可是,可惡的 HC,竟然要去⋯⋯要去 New York New York。啊~救命!我去過幾次,那裡的西餐大多很好吃(還是有例外的)。為了朋友,就進去吧。唔,雖然試新東西,不過忘記拍照。算了,綜合幾次的經驗,我要說:它的 Beef Ribs 超好吃!Haiwaii Chicken(不是很確定呃,有块黃梨在上面的) 也值得一試。唔,還有,wedges 很好吃。哈哈。

結算:~S$110 六個人,而且都沒有點飲料。T-T,我的付了 S$18。

不好意思,沒有食物,只有杯盤狼藉的畫面。

 不錯的噢。


☁ 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 ☁


星期四:
以為從今天開始要省吃儉用,誰知道,Lab 的朋友又要出去吃。唉⋯⋯ T-T

去了 Jurong Point 的 Ambush。左看右看,點了個 set lunch,S$12.80,有湯有義大利面和一杯檸檬茶。呃,朋友說 not bad。不過,我個人就覺得雖然價錢沒有比 New York New York 貴,可是我寧願加點錢去吃。再來我的義大利面,我邊吃邊懷念 Pavillion 的 Italian On Sixth 的那盤色相普通,可是味道一級棒的義大利面,也是加點錢,就能嘗到了。

結算:共~S$60多,我付了S$15。

Ambush at Jurong Point

不太喜歡那個湯呢⋯⋯

肉丸好吃,薯條也好吃~

非我杯中茶

對不起,你讓我想起另一個他⋯⋯

這好像是雞肉口味,我還覺得不錯。

這個嘛,不懂甚麼肉,而且味道也⋯ I'm sorry.

 麻麻 desu。

☁ 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 ☁

這就是我一個星期的有錢人日子。好像沒甚麼大不了?

Ladies and gentlemen,平常我每餐用S$3有找。

吃好料,要付出代價,尤其在新加坡。T-T ,現在貧血很厲害。誰可以捐血給我?




ⓔⓝⓓ

Sunday, January 03, 2010

寶香綁線肉骨茶

Pavillion 頂樓

昨天到Pavillion。抵達已經2點多,最後決定到頂樓餐廳部“寶香綁線肉骨茶”那裡一試。

我們點了一個“三層肉”、“小骨”、菜心和一壺普洱。

小骨的肉很嫩,肉骨茶的味道也很好喝,真的能微微嘗到茶葉的香味。噢,那個三層肉,不敢相信!脂肪和肉的部份感覺和樂融融,不分彼此,一咬即斷,可又不會到綿到爛,好好吃噢。

用茶泡的餐具

小骨

三層肉

貼心的設計 

好吃噢, 

呵呵,雖然modern,可是還是超貼心的在裝肉的碗下方留有小火,所以飯吃了一半,肉骨茶還是熱騰騰的,並未失其原味。

Lot 10 十號胡同有毛山稿,隔壁Pavillion 又有亞宗寶香,從巴生鬥到來吉隆坡了嗎?呵呵,福的是我們這些消費者。

論湯,其實毛山稿味道較為濃鬱、入味。可是論肉,寶香更勝一層。價錢也沒有差過少,所以大家都是各求其好。不過,個人和小新就選擇寶香了。在寶香,有在傳統店面吃肉骨茶的感覺。茶是用壺泡的,又可點菜吃。更重要的是,加湯!在寶香吃,湯喝完了可要求再加,甚至飯不夠也可以加飯。而且吃飯環境也比較好些。反觀在十號胡同,你就沒有辦法享受這種種的服務了。而且,在十號胡同,大家都在等位子,感覺吃得好倉促噢。

三層肉”、“小骨”、菜心、一壺普洱、三個白飯 = RM54。很飽又好吃,哈哈。

晚上,和一位多年不見的中同學敘舊,聊聊天,又過了一天。感覺很好。

唔,開學了。

ⓔⓝⓓ

Thursday, December 10, 2009

店小二的藥材鴨

有些事情要在發生的那一刻以後立即記載,要不然等事情過了以後,就沒有甚麼心或記憶去記載。不過,有些事情就算過了好一段時間,你還是會覺得它有被記載的價值。這一篇就是其中一篇過了好一段時間我才來寫的。


 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 


(≧∇≦)其實說了一堆感性的話,我不過要寫寫“店小二”的藥材鴨。呵呵,別詛咒我。

幹嘛沒有華文招牌呢?英文有點醜噢。


好久以前的一個週末,我一個人在Jurong Point逛逛街,一直到傍晚,我都不懂要吃甚麼。一開始經過店小二,心裡有點想進去吃。可是一個人,進餐館吃,感覺怪怪的,結果就離開。又走了一段時間,最後竟然因為找不到想吃的(重點是又要好吃的),然後就不顧一切地走回店小二。心裡還想,第一個願望:當然是吃到好吃的藥材鴨(不過這個太容易實現)。第二,千萬不要遇到熟人。第三,要是遇到熟人,最好他們不要問我為甚麼我一個人的。

其實,之前我已經和小新光顧過Vivo City的店小二。那時真的好開心,那裡的藥材鴨真的很好吃,更意外的是賣S$6.90的鴨飯竟然送一碗超好喝的湯。這一天,我也點了個藥材鴨飯。侍應生見我是一個人,就好心問我還要不要桌上那碟花生。幸好他問,那我又不必一個人啃那碟S$3的花生了。

在送飯來之前,我就隨意拍拍照片。沒想到我正前方有一個男的,也是一個人在那裡用餐。這一次吃的鴨有些地方焦了,雖然沒有上一次在Vivo吃到的好吃,可是它還是算好吃噢。那個藥材的味道已經滲入鴨肉裡頭,味道像是發自鴨肉似的。還有她的飯,不會太綿也不會太干,就算只是白飯一碗,可是還是煮得很好吃。開心。再來,是那個套餐里的湯。哇,好好喝的蓮藕湯,放了瑤柱進去煮,很入味,在新加坡能喝到家的味道還真難得。

一個人用餐的男人

我美味的晚餐!(≧∇≦)

櫃台小姐不懂去哪裡了⋯


沒用就可回扣的溼紙巾


由於我坐的位置靠近付賬櫃台,所以我看見掌櫃小姐很親切地對付錢的客人說:“今天吃得還好嗎?”“謝謝您一共S$250.30……。”“下次再來噢。”哇,態度超親切,服務超好。後來,我吃飽了,就要到櫃台付錢。沒想到他們的侍應生動作超快,我才起身美多久,就有人來收桌子,而且還很好心地對我說,小姐小姐,這個(沒用到的溼紙巾)妳可以拿到櫃台那裡,可以扣錢(啊呵,當時只是不想用那紙巾,沒想到還可以扣錢)。在櫃台的時候,掌櫃小姐都還是一樣笑容很好,不過我在等她對我說剛才我聽見的那番話。

為甚麼沒有的?她只對我說多少錢。難道因為我只吃了S$8的一餐??太可惡了,原來是看錢做人。

然後我就拿出S$10給她,這時她說:“您今天吃得還好嗎?”而我很慚愧地應了:“嗯。”找回錢給我的時候,她又說:“歡迎下次再來噢。”

原來,是我太膚淺。

總結:吃了兩次,第一次東西比第二次好吃一點,可是還是一樣好吃。第二次服務超好,賓至如歸,很少會遇到這種這麼親切的服務態度(尤其是在馬來西亞,那天才看見一間店裡面的全部店員,沒錯,是全部,沒有笑就算了,還苦瓜臉),就算食物沒有超好吃(至少要OK)也會讓人想回去光顧。所以,店小二東西好吃服務又好(至少Jurong Point那間),超值再去捧場的,等我噢!(≧∇≦)

P.S.:好吃的東西經得起考驗。像“店小二”已經是第二次吃,可是還是一樣有第一次那種滿足感。反觀“莆田”,在我第二次光顧她的時候,似乎沒有第一次那樣的滿足感了。所以,第一次的滿足感是由部份好吃+第一次嘗試的新鮮堆砌出來的(還有,沒用她溼紙巾可是還是照收費了)?我不知道,以後吃多些,再說吧。

ⓔⓝⓓ

Monday, December 07, 2009

美食馬拉松

星期五那天坐了很久巴士才回到馬來西亞。餓了一整天,最後小新帶我去Lot 10吃晚餐。據說在Lot 10底層那裡開了新的Food Court,裡面的攤子都是召集雪洲一帶的美食而開的。裡面最出名的就是何榮記雲吞面和毛山稿肉骨茶,下午總是排長龍,早早就賣完。那天晚上去到已經8點多,所以沒機會嘗那些啦。最後,我們最後就試了西餐。我點了炸雞排,他點了羊排。唔,哈哈,就這樣咯。是不錯吃,可是就沒有特別特別好吃。小新還點了一個豆漿油條,貪心的他最後沒有辦法吃完。


Maryland Chicken



好吃的 Lamb Chop




Lot 10八樓頂層的草坪

後來,我們就到Lot 10八樓頂層的草坪。環境還挺美,旁邊是Fitness Centre和Club。

前天就展開了一場美食馬拉松。去到KL,就到Taman Pandah Indah那裡吃辣椒板面。唔,好吃好吃。然後,小新竟然說他很就沒吃在太子園後面商店那裡7-11前那檔很好吃的Nasi Lemak,結果我們又到那裡買來吃。不過等超久的,因為一個排在小新前面的人要買20包。雖然我一開始很飽不是很想吃,可是後來試了一口,忍不住又吃多幾口。也是好料。哈。

再接著,小新就誘惑我去喝糖水。啊~很飽啊,我說不要。最後小新多問幾次,我就,我就……忍不住,還是決定要去了。不過我說:“哎呀,既然你這麼想去,那我就陪你咯。記得噢,我只是陪你去喝,順便喝一點點醬。”在Taman Pandah Indah那裡店鋪(有一間Old Town在那裡)一帶有一間糖水店叫“信記”,隔壁是叫Dolphine的咖啡餐館。



龍眼豆腐


冰花雪耳

我們各點了龍眼豆腐和冰花雪耳,是很簡單的糖水,不過就很好喝咯。那裡的龜苓膏也很好吃噢(之前吃過的)。我喜歡那個豆腐,滑淥淥。(≧∇≦)

一下子吃了這麼多,飽得要命。所以就去Pavillion逛逛。好多人,而且聖誕氣氛超濃鬱(可想而知我宅了多久)。逛了Pavillion,還跑到金河,然後Time Square。唔,n年(小誇張)沒踏入這兩間購物廣場了。不過,真的想說,為甚麼走到金河那帶感覺味道怪怪了?

後來,走回Pavillion到頂樓餐廳那層的Itallian on Sixth吃晚餐,而且是fine dine噢。喔呵呵呵呵,上一次回來要吃可是他們竟說有公司在那裡搞function。這一次終於可以去吃小新說好吃得要命的義大利餐廳。


實物美很多,拍得不好,請見諒。



Garlic bread

外表看起來這個餐廳真的是很高貴的樣子,她的櫥窗都是一支支紅酒疊上去的。進去以後,侍應生很服務周到地替你放餐巾。然後端出一些餅乾給你吃(哎唷,我不知道它們叫甚麼啦),後來就是garlic bread。啊,小小的garlic bread,上面還有蒜頭,好好吃的說。

小新點了Spaghetti Carbonara 和Seafood pizza。Carbonara是指混合了培根(bacon)、蛋和奶油所煮成的義大利面醬。這個義大利面醬份量剛剛好、濃而不膩,再加上一些鹹鹹的培根,很鬼死好吃噢。




Seafood Pizza


Spaghetti Carbonara

Itallian on Sixth  值得捧場!

再來呢是那個Seafood pizza,兩個人來說,太多了一些,一共有8小片。唔,我個人就沒有這麼喜歡,不過那個平常對著pizza hut會說:“不願意為了麵包而付這麼昂貴價錢”的小新都贊說還沒試過這麼好吃的pizza。哈哈哈,我吃東西不客觀,不過如果小新說好吃的,大抵都會是很不錯的。

吃到後面,下午的食物都還沒消化的我們當然就沒有辦法吃完。最後,就把那剩下的4片pizza帶走。

結果,短短一天的美食馬拉松就以高貴的義大利餐作為結束。

合算:Spaghetti Carbonara+Seafood pizza+一杯橙汁+tax etc.=大約RM80。不會很貴的說,而且小新的感言是“突然覺得Italiannies不好吃了”(我太久沒吃,早已經忘記Italiannies的味道)。

辣椒板面兩碗+兩杯羅漢果=大約RM13。
龍眼豆腐+冰花雪耳=RM6。
Nasi Lemak+一塊炸雞胸 =大約 RM3.50。

跑完馬拉松感言:馬來西亞,妳…妳這惡魔美食天堂,妳知不知道這樣會養出許多豬扒?!

☁ 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 ☁

這和美食馬拉松沒有甚麼關係,只不過想show off。回來馬來西亞那天要到MUJI替朋友買東西。他的東西找不著,卻害我自己花了一小筆。哎呀,不過,不要緊,買到好料。嗒嗒~

瓶子是哪裡都有,不過很意外看見中間那樣小工具。是一個小平棒+小漏斗+小吸管。可愛~平常要將toner倒入小瓶子總會漏很多,現在有一個小漏斗,簡直就是棒!所以,還是忍不住要放一下。小工具也不過是S$1.90。馬來西亞的同志,不要羨慕。(≧∇≦)。還有,還有,再show一下我的MUJI卡。嘿嘿,上次某人買東西買太多,結果就申請到了。不過,用處不大呢,每一次要每消費S$20才可以賺S$1 MUJI Dollar。不過,MUJI偶爾還是我朝聖的地方啊。它有兩把雨傘的款式我很想要呃,可是竟然要賣S$33,( ̄д ̄;;)ゝ。






MUJI 小工具,哈哈。
ⓔⓝⓓ
回來馬來西亞沒有網絡用,很慘啊~~~ T-T